最近,一位名叫Mingma的登山者在Instagram上分享了一段视频,
(相关资料图)
这是他和53岁登山者Luc Boisnard的团队一起在喜马拉雅山的一处登山营地拍下的画面。
人们印象中的喜马拉雅山本该是一片圣洁之地。
但视频中,放眼望去全是垃圾。
帐篷被之前的登山者留下的垃圾包围,走路都要脚踩垃圾。
这里什么都有,塑料瓶、氧气瓶、罐头、衣物鞋子、卫生巾、废弃的帐篷等等等等……
Luc说,几乎在每块石头旁边都能看到垃圾,而且45%是塑料垃圾,
还有人把垃圾扔进喜马拉雅的冰川,这些垃圾可能会在200年后重新出现。
Luc不但是一位登山者,还是一名热衷于清理山脉垃圾的环保人士,
他参加过世界第五高峰马卡鲁峰和第十高峰安纳布尔纳峰(两座高峰都属于喜马拉雅山脉)周边的垃圾清理工作,共清理3.7吨垃圾。
后来他创立了一个叫Himalayan Clean-Up(清理喜马拉雅山)的组织,希望提高人们对喜马拉雅山垃圾污染问题的认识。
之前他跟10名夏尔巴协作、2名尼泊尔高海拔专家和5名厨师一起在马卡鲁峰清理垃圾,但由于肺部感染只得中途放弃,没能完成目标。
见多识广的Luc见过很多被垃圾污染的山脉营地,
但喜马拉雅山的这座营地还是让他吃惊,他直言这里已经变成“一个巨型的垃圾桶”。
Mingma也表示,喜马拉雅山的这个营地是他见过的“最脏的营地”。
作为一名喜马拉雅山区土生土长的本地人,他对很多登山团队把垃圾扔在难以清理的高山上的做法表示愤慨。
有些团队会在丢垃圾之前,先把团队Logo剪掉,企图逃避责任,Mingma呼吁政府想办法对这种行为进行处罚。
网友们看了营地的视频都震惊不已,批评起来毫不嘴软。
“太恶心了,也许每个登山者都应该交10万美元的清洁税。这看着比格拉斯顿伯里或雷丁利兹音乐节过后的场地还要糟糕。”
“不管他们带什么上去,就应该把这些东西再带下来......登山者的这种做法太恶心了。”
“追求个人目标的同时破坏环境,丢人。”
“每一位登山者都应该感到羞耻。”
“这就是人类最美好的一面啊!真可耻。”
其实,喜马拉雅山的垃圾污染已经不是一天两天的问题了。
(装着人类排泄物和日常垃圾的袋子)
据统计,每年大约有600多人向珠穆朗玛峰发起挑战,还有更多人攀登喜马拉雅山脉的其他高峰。
现在不仅专业登山者,只要有钱,谁都可以试着登山,喜马拉雅山脉已经快变成旅游胜地了。
来的人多了,生产的垃圾必然也多,垃圾污染变成“登山热”引起的副作用。
登山对很多人来说已经是不小的挑战,将自己生产的垃圾背下山更是一种“负担”,
所以他们选择了自私的方式,把垃圾扔在原地,将麻烦留给别人来处理。
(一名夏尔巴人在珠峰上清理登山者扔的垃圾)
清理这些垃圾很困难,但放着不管也不行。
很多垃圾会在风化以及冰川融化、雨水冲刷的过程中移动,最终进入河流或海洋,造成水体污染。
登山者和游客产生的大量固体垃圾和废水,比如药品、电池和卫生用品,可能会含有危险化学品,会污染地下水、溪流、湖泊和土壤,给下游地区的居民造成健康威胁。
最近这些年,很多人都在想办法解决喜马拉雅山的垃圾污染问题,
但有的收效甚微,有的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比如2014年,尼泊尔出台了一项法令,要求登山者在开始攀登之前,要先交一笔“垃圾押金”。
登珠峰的押金是528000尼泊尔卢比(约合28356元人民币),其他高于26250英尺(相当于8千米)的山峰押金为396300尼泊尔卢比(约合21283元人民币)。
每位登珠峰的登山者平均生产8公斤垃圾,大部分都会被丢弃在山上,
如果他们下山时能把垃圾随身带下来,之前交的押金就将如数退还。
这项法令听上去貌似应该挺好使,但2022年新西兰林肯大学做了一项调查,发现“垃圾押金计划”的效果并不好,
该计划没有实现预期目标,因为它在利益相关者中的接受程度较低,政府的执行支持程度也不高。
民间组织和个人也为喜马拉雅山的环境出过力。
比如登山家、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山地项目倡导者Nirmal Purja,
2021年,他跟团队在世界第八高峰马纳斯鲁峰(属于喜马拉雅山脉)清理了500公斤垃圾,包括其他登山者扔下的绳索和氧气瓶。
2016年,印度人Pradeep Sangwan成立了一个叫Healing Himalayas(治愈喜马拉雅山)的组织,跟志愿者一起清理山地垃圾,每个月都用4到5辆皮卡车把垃圾运走。
截至到2020年底,他们已经从印度的喜马偕尔邦山区(该邦全境属于喜马拉雅山区)清理了800多吨垃圾,相当于蓝鲸体重的4-5倍。
Sangwan一直在努力清理,但很多登山者还在不停地扔,这让他感觉很无力。
他曾在社交媒体发过一张坐在垃圾堆中的照片,悲观地表示,
“把喜马拉雅山的所有垃圾都清理掉要花一辈子的时间。”
只要还有登山者不停地扔垃圾,就算再有100位、1000位Nirmal或Sangwan这样的环保人士,喜马拉雅山也无法一直保持洁净。
在喜马拉雅山的垃圾污染问题上,制定相关规则和民间人士的积极活动只能治表,
要想治本,还要靠登山者提高自身的环保意识。
只是这点,对某些人来说似乎还是太难了……
来源:英国那些事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