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滚动 >正文
全球讯息:人格障碍如何产生?健全人格是最好的礼物,是应对心理危机的能力

2023-03-01 02:09:00     来源 : 了凡心疗愈

人格障碍(personality disorder)是指明显偏离正常且根深蒂固的行为方式,比如我们常说的偏执狂,就是偏执性人格障碍。全然罔顾客观现实我行我素。表现固执嫉妒、敏感多疑、过分警觉、心胸狭窄、对他人广泛的不信任和猜疑,常将他人的动机解读为恶意,在心理咨询的过程当中,经常会遇到有些朋友会怀疑自己出现人格障碍,实际上这里有一个非常大的认知误区,人格障碍状态下的时候,并不会认为自己出现了人格障碍。这是与其他心境障碍有所不同的地方。

人格是内在心理的外在反映,如果你的内心是贫瘠荒芜的,表现出来的肯定是不健全的人格。如果你的内心是丰盛的,那么你就散发出来人格魅力!跟口才能力,沟通能力,说服能力,没有任何的关系。你甚至不用开口,人家就能感受到你的气场,腹有诗书气自华,会通过你的面相表现出来,所谓相由心生。每个人自身有好几种人格,但是各种人格都处在动态平衡的状态,人格障碍就好比是不同的灵魂挤在同一个身体。


(资料图)

人格障碍的形成跟原生家庭息息相关,幼年的我们需要父母提供持续的稳定的情感的滋养,才能成长为健康独立的人,但是当遭遇情绪上的打击让我们深陷低谷的时候,我们需要来自父母的抚慰跟鼓励,来帮助自己渡过心理难关,因此幼年的我们还不能发展出健全成熟的人格来自我安抚。

比如有人从小被教导要节俭。节俭成为他生活的信条,当在生活当中面对一些不节俭的现象或者行为的时候,内心就会感到非常的冲突,如果他没有学会整合心身,带来最极端的影响不仅仅是吝啬的性格,更是由此泛化出来的人格障碍。缺乏同理心,认为别人必须按照自己的意愿去行事,因而不断的想要改造他人。

当整个世界整个社会价值观价值取向都违背了你的这些限制性信念跟标准的时候,你就会感到非常的不自在,你会感到极大的冲突,你就不能跟这个社会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严重的情况下就会演变成人格障碍,在人格障碍眼里,他们的世界非黑即白,非善即恶,非好即坏,没有中间的过渡的色彩跟缓冲区域!比如说边缘性人格障碍,上一秒钟他可能对你的某一个言行符合他内心的标准而表现得五体投地,下一秒钟你的言行违背了他内心的某个标准,跟你势成水火,所以在面对人格障碍群体的时候往往不知所措。

原生家庭或成长过程中错误的思维模式以及认知方式,促使头脑跟内在的自我不断的讲道理,你试图说服自我压制自我操控自我,但是到最后你会发现他跟你争的根本不是逻辑上的对错,而是人格上的主宰!问题的关键在于人们无时无刻不在把自己看成分裂的个体,这会体现在人格分裂,精神分裂,或者是思想分裂上,这成了一切问题的根源,当分裂感消失的时候,所有的问题也随之消失,因此心理疗愈的目标也尽量使自己成为一个整体。我们人类总是会抱有一些敝帚自珍的观点,一些先入为主的信念,一些固执己见的标准,这就让我们在生命中产生了分别之心,评判之心跟嗔怒之心,这些也正是分裂感的来源。

我们每个人在成长的过程当中,主体人格就好比一棵大树的主干,成长过程当中发展出来的副人格,好比是大树长出来的枝干。如果无法修整并整合到主体人格上,主干的养分就会逐渐的被吸收,人格障碍就开始出现了。人格障碍总是会通过斗争来彰显自我的价值,所以无法跟他人相处,也无法融入这个世界。

原生家庭导致的伤害有两个,一个是神经症另外一个伤害是人格的伤害。神经症患者最大的特点就会为自己强加责任,而人格障碍患者却不愿意承担责任。在当与外界的世界发生冲突矛盾的时候,前者会自我否定,自我批判,甚至会过分的自责。而后者会将所有的错误归咎于旁人,归咎于外部世界。所以心理干预的时候会困难重重。

在人格障碍状态下的时候,会将自己内在的需求当成对外在的无理要求:你必须要照顾我的感受,你要必须准时到点,你必须重视我,赞赏我,尊重我,表现出的无理取闹,犹如没有长大的孩子,在神经症群体中内在的期许一旦落空的时候,就会压制需求,这是在神经症状态下最常见的心理。

比如在暴力环境里面成长的孩子,或者在成长过程中被过分被冷落的孩子,需要通过幻想另外一个自己来承受这份痛苦。慢慢的就会出现人格分裂或者是多重人格,这种无法通过这些人格来确切地定义自我,我们就不会像其他的人那样正常地工作生活学习。无法共情别人的心理,表现出来是冷血无情以及畸形的情感意志的表达。

人格不健全的孩子在成长的过程当中往往爱得不到满足,行为得不到肯定,需求也得不到重视。当无法形成独立的自我意识,只能依赖父母的标准与世界互动,形成制约自我成长的限制性信念。又或者桀骜不驯自行其是,完全罔顾客观世界的规律跟法则,最后头破血流命运多舛,形成以自我为中心人际交往不良的人格障碍。

家长将自己未曾被满足的欲望投射到孩子身上,无形中给孩子施加巨大的压力:我必须改造成为父母心目中理想的样子,这样才能够出人头地。但是当自我改造不能够达到预期的时候,现实的挫败感进而加深对自我的否定自我攻击跟自我怀疑。被禁锢的自我不敢越雷池半步,同时通过头脑虚幻出来的场景来满足内在的心理需求,通过思维推导出来的结果来替代自己的真实感受,真实的自我就被流放进潜意识层面停止了发育。

本来应该建设自己内在世界的精神力量,全部强烈地向外投射,非常的偏执极端固执扭曲的言行违背了整个世界的运作机制跟道德规范,由此在心理层面形成所谓的人格障碍。在大部分人格障碍状态下,多多少少都有反社会意识,在偏执性人格障碍当中表现出来的敏感多疑,心胸狭窄,自视甚高地维护自己的价值感,在人际交往中一旦嗅到被贬低的信号,如受到质疑则出现争论诡辩甚至冲动攻击的行为!

人格障碍就会因为情感意志的不统一,很难清晰地定位自己,所以有时候对自我价值过分夸大,有时候会对自己过分的贬低,在面对心理危机的时候,表现出来的应对方式就是具有破坏性的暴力倾向,有悖于社会伦理道德以及法律,由于失去内在自我调节的功能,就会把所有的问题推向外界,换句话说:全世界都是错的,只有我没错。

根据艾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人终究是要独自面对社会,人终究要对选择的人生负责。一个人没有办法去面对自己的人生,一个人没有办法为自己的选择去负责的时候,会导致很多的心理问题,比如说抑郁症或者焦虑症等神经症,又或者会导致依赖性人格障碍,前者会怨恨父母,继而疯狂地逃离父母。后者会怨恨社会,终将被社会边缘化!

如果没有得到心理上的共情,在过度控制的家庭里面,孩子因为自己的个体意识的不同而遭受到父母的打压,任何事情都被父母安排的明明白白面面俱到,在父母的呵护下,将失败和问题从我们的生活当中完全剔除出去,完全不需要自己来花费时间跟精力承担后果,这种精神包办的伤害表现出来就是不负责任的人格特质,心理成长的核心就是学会面对自己的问题,解决自己的问题,为自己的人生负起责任。

在很早的时候,父母可能在无意识间帮助孩子设置了人生的目标,实际上那就是父母未曾实现的愿望在孩子身上的投射,我们大部分人都受过原生家庭之苦,没有设定好人生目标,没有发展出自我意识,没有培养出独立人格,即便在成年以后,自己的内心也是一片混沌,当我们不知道想要什么,生活就胡乱塞一把我们不想要的东西,当我们不知道要去哪里,生活就把我们带到不想去的境地。

在平凡的家庭里面有一对双胞胎,长大成人以后,其中一个成为了律师,另外一个却成了囚犯,出生在什么样的原生家庭不是我们的选择,成为律师还是成为囚犯,完全取决于你自己的选择,就好像一颗种子落在什么样的土壤不是你的选择,但可以通过努力生长, 朝着阳光的方向让自己枝繁叶茂,这就必须要提升自己的认知,改变自己的固有思维模式,那是你成长的必经之途!那么我们该如何整合自己的人格,走上自我疗愈之路, 可以参详以下专栏,一经订阅永久学习:

将你的意识从外界拉回来放在自己身上,不再苛求别人开始审视自己。所有问题的答案不在外界,而是藏在你的内心,情绪不过是试图穿过你身体的一股能量,只是想传递一个信号,而这个信号之下,就是你的思维与认知,如果不能够抓住情绪传递的信号,情绪就一如既往的在你的生命当中制造障碍困扰,并以症状的形式顽固不退地体现在你身体上!自我成长带来的人格独立,突破原生家庭 固有的牢笼,为自己的生命负起责任,像自由的鸟儿飞赴属于你的山林,让自己的灵魂得到蜕变,像回溯的鱼儿回到休养生息的河流!

标签: 人格障碍 原生家庭 另外一个

X 关闭